找到相关内容4556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廖明活:初唐时期佛性论争的两个相关论题(2)

    缘觉种性、(iii)决定菩提种性、(iv)不定种性、(v)无种性。其中(i)、(ii)、(v)三种由于先天没有佛的种性,因此永远不能成佛。   [2] 《大般若经》卷593第16会〈般若波罗蜜多分〉,《大...

    廖明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3374057.html
  • 当代台湾如来藏思想的诤议与响应

    体法入空),是依于空谛,体现诸法无自性故空,而行无所见、无所得的六般若波罗蜜多。(3)别教(华严)依于中道佛性,阐明华藏世界的一真法界,但仍有「缘理断九」的思想局限,只是「但中」,中谛成为绝对的超越,而...的「禅定、解脱、般若波罗蜜多、密严净土」,这些的确是佛学的不共的部分。但是,就像人类其它的精神体验一样,都有他的不共的部份,但是体验诠释的方法却可以是共通的,不共的精神体验也有其沟通性,否则发展特定...

    赖贤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3574060.html
  • 印顺长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论以《大乘起信论讲记》为主

    修习,介绍得相当详细,观成即能止观双运,若止观不具,便不能入菩提正道。此虽云五门,其实即是六波罗蜜,五门之中,门门皆与智慧相应。   所谓特胜方便行,是因有一辈众生(人),初学法时,心性怯弱,自畏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774101.html
  • 四法印讲记(八)

    刹那能化空,就解脱了。真正解脱了二取,那就有真正的实相现前,会显发自性本具的无量妙德,现前常乐我净的般若波罗蜜。所以,真正懂了解脱的意义,一定会发起真实的希求心。 下面我们讲两个故事,来说明通达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四法印|无常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19133874475.html
  • 学佛修行 万善同归—— 兼论延寿大师的四料简

    ,岂可滞理亏行执行违理? ” “若不成就众生净佛国土,不能得无上道。何以故?因缘不具足,则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因缘者所谓一切善法,从初发意行檀波罗蜜,乃至十八不共法。于是...

    林克智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4374559.html
  • 敦煌遗书中的佛教文献及其价值

  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、《诸星母陀罗尼经》、《萨婆多宗五事论》、《菩萨律仪二十颂》、《八转声颂》、《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》、《大乘四法经》、《大乘稻秆经》、《六门陀罗尼经》,失译《因缘心论颂》、《因缘...

    方广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5974846.html
  • 敦煌写卷P.2555《白云歌》再探

    大乘十喻”,以10种事象教示人身无常和诸法皆空的10种譬喻。“大乘十喻”见于鸠摩罗什译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卷1“序品”和龙树造、鸠摩罗什译《大智度论》卷6。《注维摩诘所说经》在“是身如浮云,须臾变灭”下...

    王志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0574859.html
  • 《破除邪说论》——索达吉堪布

    若详加分析,这种看法显然站不住脚。月称菩萨的《入中论》中,重点分析了凡夫三地、菩萨十地直至无学地之间的种种境界,并宣讲了十波罗蜜多的深刻内涵。本论所依据的佛教经典即是《十地经》,如果把月称菩萨当成执常见...识相空;檀波罗蜜、檀波罗蜜相空,乃至般若波罗蜜亦如是。内空、内空相空,乃至无法有法空、无法有法空相空。四念处、四念处相空,乃至十八不共法、十八不共法相空。如法性、实际不可思议性,不可思议性相空。三昧门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2276320.html
  • 略论明心见性--元音老人

    ?盖欲启大众无形般若之机,不得不借用六波罗蜜有相之形也。因无体不能成用,眼前一切相用,在在皆在反显般若无相之体。奈我人不识,故佛特借用有相之事行,以密示无形之妙体,令我人证入般若波罗密也。 性固不无...

    元音老人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04776544.html
  • 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浅释

    的宝藏密意太多了,用平常人的思维,永远分辨不清,也无法明白。只有行入深禅次定时,如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才知佛教密意。 这时,佛用完斋饭,趺坐于蒲团上,与大众说,今天要共赴法宴。法宴就是请大众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0076619.html